激光武器被认为是未来战争中至关重要的技术,它从科幻电影的虚构情节逐渐转变为现实世界中的重要军事装备。在现代战场上股票配资官网开户,激光武器不仅可以有效应对无人机、导弹,还具备反卫星的能力,成为多个国家军事战略的一部分。
全球范围内,激光武器的研发正处于各国角逐的焦点之中,而中国、美国和日本无疑是其中的先行者。美国的激光武器在射程上可以达到8000米,而日本的激光武器则侧重防御性应用,射程仅为1200米。那么,中国在激光武器方面的表现如何?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技术发展轨迹?
激光武器可以根据其应用场景分为战略性和战术性两类。战略性激光武器主要针对高价值的目标,如敌方卫星或洲际导弹等,它们的功率通常在兆瓦级别,射程可达到数千公里。中国的“天链”高能激光武器就属于这一类别,虽然官方对其性能和数据高度保密,但有传闻称其射程可以达到15000公里。天链系统主要应用于太空防御以及反卫星作战,另外还有一款神秘的“死光A”激光武器,据说它能在未来战场上起到极其强大的打击作用。尽管相关信息保密,网络上有传闻称“死光A”激光武器的射程能够覆盖35万公里,其每分钟可以发射上千次,能够在600公里范围内摧毁敌方军用卫星、核潜艇及地面导弹发射井。
展开剩余81%战略性激光武器的作用巨大,但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过度宣传的成分,类似于美国曾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充满了科幻色彩。尽管如此,许多国家仍然在积极研发此类武器,探索其在现代战争中的潜力。
相较于战略性激光武器,世界各国目前更多关注的是战术性激光武器。战术性激光武器的应用范围更加贴近实际战斗,主要用于拦截低空飞行的目标,如无人机、迫击炮弹和火箭弹等。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堪称世界领先。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便启动了激光武器的研发工作,最初目标是开发战略性激光武器,但进入90年代后,美国陆军将重点转向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的研发,并形成海陆空三军协同发展的格局。按照原定计划,战机、军舰和装甲车都可以作为激光武器的载体,用于拦截战术目标。
最初,美国TRW公司以高能氟化氘为基础,开发了化学激光武器,针对的是10公里以内的战术火箭弹。1996年底,美国在白沙导弹靶场成功进行了战术激光武器测试,成功击落了两枚飞行中的BM21喀秋莎火箭弹。随着技术进步,美国逐步用光纤代替化学燃料,进一步提升了激光武器的性能。例如,2012年,美国海军在海上测试中成功击落了无人机靶机,取得了显著成果。
到今年,美国海军部署了150千瓦级的HELIOS舰载激光系统,并在测试中创下了8005米的拦截纪录。与去年60千瓦系统相比,这套新系统的能源转化效率提高了35%。虽然单次发射成本不到1美元,相较于传统的近防炮,成本优势十分明显,但实际作战中,舰载激光武器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雾霾、雷雨等恶劣天气可能大幅降低其作战效能。因此,尽管8005米的射程是在理想测试环境下得出的结果,实战中可能会存在一定差距。
与美国的进攻性激光武器不同,日本在激光武器的研发上则更侧重防御应用。日本的激光武器主要用于应对无人机蜂群的威胁,以保护军事目标不受攻击。2011年,日本防卫省启动了车载高功率激光演示装置项目,并与三菱重工合作研发出低成本的激光拦截武器。2023年,在千叶县的装备国际博览会上,三菱重工展示了两款激光武器原型,分别是10千瓦和20千瓦级别的系统。在现场测试中,这些激光武器能够在2到3秒内击落1200米外的无人机,显示出其良好的实战能力。
然而,日本的激光武器依然面临一些技术瓶颈,尤其是在海上高盐雾环境下对激光透镜的影响上。尽管如此,日本的激光武器在战术性应用方面具有较高的简洁性和隐蔽性,特别适合用于对抗轻型目标,如无人机等,但在应对导弹和重型装备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短板。目前,日本的战术激光武器射程仅为1200米,远不及美国和中国的激光武器。
中国的激光武器从战略性到战术性的全线布局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的多个军事单位,包括中国电科和中航工业等,都推出了多个系列的激光武器。例如,中航工业集团的光箭-21A/B车载激光反无人机系统,具备快速发现、锁定并攻击目标的能力,并且已经实现了单车自主作战和组网协同作战的互通性。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LW30和LW60激光武器系统,主要用于重要军事设施的防空,能够有效摧毁无人机并对敌方光电设备进行致盲干扰。LW60激光系统的功率为60千瓦,是LW30的两倍,能够在6000米内摧毁无人机,对光电设备的干扰距离则可达到10千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战术激光武器不仅技术先进,还经过了实战检验。例如,中国电科出口到沙特的“天穹”激光反无人机系统在沙特吉达港附近成功拦截了胡塞武装发射的无人机,创下了21发全中的拦截纪录,打下21架卡赛夫2K无人机,拦截率高达100%。
目前,中国的激光武器已成功出口到中东、中亚、非洲等20多个国家,并参与了多次实战,证明了其强大的实用性和战术价值。这些成功的战绩使得中国激光武器不仅在技术上得到认可,还赢得了国际市场的青睐。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中国航展|国产激光武器大爆发,在反无人机、反导领域大有可为》
2、大洋网《一击可拦截8枚战术导弹!航展这些尖端武器先睹为快》
3、新华网《日本发布激光武器新进展》
发布于:天津市龙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