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配资之家网,让隋文静和韩聪这对双人滑选手获得金牌,他们的精彩表现吸引了无数冰上爱好者的目光。与此同时,这也让许多花滑迷回忆起另一对“冰上伉俪”——申雪和赵宏博的昔日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赵宏博和申雪在12年前宣布退役后,赵宏博转而执教,成为了隋文静的教练,也是在冬奥会中获得过金牌的双人滑冠军。而申雪,作为他的搭档和妻子,不仅担任了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副书记,还成为了中国花滑协会的首任主席。虽然年近44的申雪依然看起来年轻,然而赵宏博却由于多年的压力,头发已全白,看起来与实际年龄差距较大,宛如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不过,作为一位退役运动员,他的身材依然健硕,保留着当年竞技时的强健体魄。
展开剩余82%赵宏博出生于1973年,而比他小五岁的申雪则出生于1978年。两人都来自于中国的“冰城”哈尔滨。很早之前,因缘巧合,两人便进入了哈尔滨的重点体育学校,开始了各自的滑冰生涯。赵宏博从小便展现出极高的滑冰天赋,甚至在幼儿园时就被一位教练看中,认为他是未来的滑冰好手。1983年,年仅10岁的赵宏博便在全国滑冰大赛中崭露头角,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500米短道速滑冠军。
而申雪则有着与赵宏博截然不同的背景。她小时候体弱多病,父母为了让她身体更强壮,便送她进入了体育学校。没想到,申雪展现出了出色的滑冰天赋。在是否继续学业还是专心滑冰的问题上,申雪的父母一度感到为难,但看到女儿如此喜爱滑冰,最终决定支持她继续走这条路。
1992年,14岁的申雪被教练姚滨带到了赵宏博面前。赵宏博那时正在经历脚踝的伤病,尚不确定是否能继续滑冰,而姚滨教练不想放弃他,便决定为他选一位搭档。经过一番挑选,年纪尚小、身形娇小的申雪成为了赵宏博的搭档。那时,赵宏博对搭档并不满,但又无法表露出来,只好含糊其辞地说:“我们先试一个月看看。”而申雪,作为一个有些倔强的女孩,也直接回应道:“一个月就一个月!”
从此,这对看似不太匹配的搭档开始了他们并肩作战的冰上之旅。赵宏博身材高大,申雪则显得小巧玲珑,外形上的差异却并不妨碍他们在冰上的默契配合。花样滑冰,又被称为“冰上芭蕾”,这项运动不仅对技艺要求极高,而且有着极大的风险,而双人滑则要求搭档之间必须高度配合。初时,赵宏博和申雪经常因缺乏默契而频频失误。
1992年8月,黑龙江滑冰大赛即将来临,而这对组合的磨合期远未结束。比赛中,由于不够默契,他们的表演充满了失误,最终未能取得好成绩。两人都感到非常失落,尤其是年纪还小的申雪,回到家后不禁放声大哭。赵宏博的心情也十分沉重,面对这次失败,姚滨教练感到巨大的压力。为了中国花滑的梦想,他决定不放弃这对年轻的组合,继续加大对他们的训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申雪和赵宏博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哈尔滨的体工队只有一块滑冰场,早晨和晚上都被其他冰球队占用。为了训练,姚滨让两人早早休息,然后在深夜12点起床,训练到凌晨两三点。赵宏博较为成熟,许多高难度动作对他来说游刃有余,而申雪年纪较小,训练更为艰难。尽管如此,她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因为她始终记得他们首次比赛时,观众失望的目光。那份失落和遗憾,成为了她不断奋进的动力。
经过两个月的苦练,这对曾被认为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双人滑组合,在全国滑冰锦标赛上爆冷夺得冠军。当主持人宣布他们的名字时,申雪和赵宏博激动得泪流满面。姚滨教练也欣慰地看着他们,心中涌动着无比的骄傲。他们发誓,这只是第一个冠军,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奖牌等着他们。从此,申雪和赵宏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中国双人滑的领军人物。然而,尽管他们的努力在国内得到认可,在国际赛场上,他们依然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
1996年,申雪和赵宏博将目光投向了亚洲冬运会,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国际大赛。他们全身心投入训练,每天除了吃饭休息,几乎都在冰场上度过。然而,在备战期间,赵宏博最亲爱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赵宏博深受打击,情绪一度低落。申雪鼓励他,告诉他:“宏博哥,你爸爸的最大愿望就是看到我们夺冠。我们只有夺冠,才能让他安息。”在申雪的安慰下,赵宏博重新振作,他将悲伤化为动力,投入更为艰苦的训练。
1996年,在雄壮的《黄河大合唱》中,申雪和赵宏博终于在亚洲冬运会上摘得金牌。站在领奖台上,赵宏博泪流满面,他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告诉她:“我拿到了爸爸最希望我得到的亚洲冠军。”这一刻,申雪和赵宏博的名字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发布于:天津市龙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